奶奶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还去到县城的寺庙烧头香。

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陪奶陪奶奶去县城的寺庙烧头香
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经典的营销,有人当玩笑,可有人在实施,这几年每次江西老家,家里多了好多信佛小物件,其中就有一把等离子“积善梳”。不得说F教协会有心了(作为号称最大的YL机构),结合高科技理念,从科技出发为信奉者健康着想。
这边对F教协会就不做过多的评价了,反正作为当代好青年的我,老了也有好多事要做,养花、养鱼、喝茶、长跑、游泳、篮球、下棋、研究新菜式…….等等老了我有太多想做的事情了。(所以当下要努力赚钱,赚养老钱)
道法自然。人生修行,修的是我们自己那颗造物主的心。

示意图
其实奶奶算了活明白了,活了大半辈子也辛苦了大半辈子,老人家虽然没有读什么书,但是这么多年的艰辛生活老人家有自己的生活智慧。在信佛上面其实就是给晚年生活找点事情做,还可以去结交认识新的朋友。

示意图
生活中营销处处存在,存在即有其中的道理,依然不可忽视是近几年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将手伸向了老人的钱包,用一些低廉劣质的产品卖给老人。老人随便又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大多数县城农村老人没有品牌意识和商品价格概念。

示意图
回到话题我们今天的话题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

示意图
某公司创业之初,为了选拔真正有效能的人才,要求每位应聘者必须经过一道测试:以比赛的方式推销100把奇妙聪明梳,并且把它们卖给一个特别指定的人群:和尚。
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仅仅只卖出一把,乙先生卖出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公司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经过。
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买下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颇富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公司认为,三个应考者代表着营销工作中三种类型的人员,各有特点。甲先生是一位执著型推销人员,有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真诚感人的优点;乙先生具有善于观察事物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能够大胆设想、因势利导地实现销售;丙先生呢,他通过对目标人群的分析研究,大胆创意,有效策划,开发了一种新的市场需求。由于丙先生过人的智慧,公司决定聘请他为市场部主管。
更令人振奋的是,丙先生的“积善梳”一出,一传十,十传百,朝拜者更多,香火更旺。于是,方丈再次向丙先生订货。这样,丙先生不但一次卖出1000把梳子,而且获得长期订货。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公众号:李佰秒 微信:2646648137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zhaolin.cn/1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