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志愿已进入第三天,很多人还在纠结一个问题,志愿之间要拉开20的梯度,没有拉开分差,如两个学校之间没有梯度差只要填一个,没有梯度,后面志愿填了也白填,不如不填!

这可能是2020年之前的“策略”,因为2020及之前没有设批次,即没有梯度保护,只设一条高保线(约等于目前的第一梯度线)。但那时填志愿的批次比较多,有独立批、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提前批、第二三四批,统招批次只有四志愿可填,当时“拉开梯度”大概就是第一志愿填700分学校,第二志愿填680分学校,第三志愿填650分学校,第四志愿填620…
但从去年(2021年)中考改革之后,这个做法已经不合时宜了!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无效志愿的问题。

举个例子:
估分入710左右的学生这样填报:
1、广雅
2、铁一
3、七中
4、十六中
5、真光
6、育才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铁一、七中、十六中、真光四个志愿重复了,其中两个志愿是无效志愿,因为铁一上不去,七中、十六和真光肯定也上不了,直接去到育才,这不是浪费了吗?白填!?
然而实际情况是:
当这位考生考分在第一梯度线以上,但上不了第一志愿的广雅的录取分数线,而铁一每年都录到第一档线,如果它能录到第二志愿,那么就可能就中了,如果没有被录取,那么七中、十六中、真光这三个学校录取分数线不可能同时上到第一梯度线以上,如果其中有一个学校录取分数线没上到第一梯度以上,那么必定被这个学校录取了!
万一这位考生的考分上不了第一梯线,在第二梯度线之上,那么还有录取分数线在第二梯度线之下的情况下,那么有育才中学可作保底!
有六个志愿可填的情况下,我们理应尽量用尽,别浪费,冲第一二志愿,第三四五志愿作为发挥正常而又冲不上第一二志愿而降档保底作为保险,而最后的第六志愿确保发挥失常的情况下能有书读,后面几个志愿用到的可能性不大,在不抗拒这所学校的情况下,尽量填满,比不填强!

每年各高中学校录取分数线的波动比较大,特别是非户籍生的录取分数线更是真有“大小年”,比喻去年,660分的非户籍生都不敢选协和华侨,因为前年这两所学校非户籍生录取到698分,谁敢报?但去年却录到610左右(大概,没去查)。还有非户籍生如果为了稳妥第一志愿报选择十七中,谁还敢在后面的志愿报七中、十六中、培正、育才这任意一所呢?如果有人这样报,别人可能觉得这个人疯了,因为按正常思维,会觉得这是无效志愿,但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有人填了,十七中不中却中了七中!
所以,无效志愿在正常情况很可能是对的,最后大部分可能真的无效。但在先报志愿还考试的这种情况下,可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要不是绝对的,填了总比不填强,填了不一定有机会,但不填绝对一点机会都没有!

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我学历不高,可能我的填报逻辑不是很对,如有说错的地方,望大家多多指教,这只参大家参考!
在录取分数线公布之前,谁都无法预测某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也无法预测你是否一定能被哪所学校录取,在大家都未知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浪费志愿,只要有一线希望,这个机会就不要浪费!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公众号:李佰秒 微信:2646648137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zhaolin.cn/5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