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文学家,曾三出三进齐国稷下学宫,三次出任学宫祭酒,相当于大学校长,时间数十载,后遭齐国人诽谤离开,到楚国受到春申君的尊重,任命为兰陵令,春申君被李园杀害后辞官,后逝于兰陵。
荀子是儒家思想大家,与邹鲁学派,与子思孟子的思孟学派主张不同,并与孟子的思想相左。孔子核心为仁、礼,孟子核心为仁、德、义,荀子的核心为礼、法。荀子主张性恶论,复礼,以礼仪兴邦,发展了儒家思想的外王,与孟子的性善论和内圣相矛盾。

稷下学宫荀子雕像
留有语录体《荀子》三十二篇,多为四字排句,语言优美有气势,是战国辞赋大家,其作称为荀赋,有著名的《劝学》篇。
荀子的儒家思想包含了黄老内容和法家学说,其弟子韩非子、李斯、蒙恬却是典型的法家流派,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荀子不被后世儒家学派认可,被移出文庙,其著作《荀子》不被重视,直到清代考据学者才研究注释。

稷下学宫是自田氏代齐的第三个君王齐桓公设立到齐国末代王建,在齐威王、齐宣王时达到鼎盛,历时长达130多年的时间。齐威王时扩建学宫,建立规模宏大的学堂校舍,高屋大门,道路宽阔,交通发达。
稷下先生不仅是著名的学者,有七十六人受封为上大夫,享受官职俸禄,既有学术地位,又有政治地位,提供丰富的财力物力,吸引各诸侯国各方面的学者士人百千人,聚集在稷下学宫论政、讲学、著述,成为主子百家争鸣的学术中心、教育中心,学术著作丰富,规模数量质量达到历史高峰,培养了无数的稷下学子,成为秦汉政治文化学术名人。

诸子百家雕像
稷下学宫学术氛围开明自由。各种思想学派兼融并蓄,交汇融合,在教育学方面自由进出,集中的诸子百家讲学争论,互相推动促进。荀子既是儒家思想大家,与孟子齐名,又是法家思想的先导,培养了韩非子、李斯等法家弟子,又引领黄老思想的创建发展,黄老学派在稷下学宫成为核心内容,成为显学中的显学。黄老思想在汉初及后世实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稷下学宫是百家争鸣的中心、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
稷下学宫建立严格的教学规章制度。对先生和学子进行明确约束和管理,确定了教学的程序和课程,提供良好的学习教育氛围。以荀子为代表的著名学家教书育人,秦汉及后世的太学、国子学提供了典范。

战国齐威王雕像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招贤纳士供养门客士人风潮的结果,也是齐威王改革变法的结果,为了引导掩盖田氏代齐的非正统,富国强兵以达到齐桓公春秋霸主的地位和声望。也是诸子百家思想文化交汇的结果,推动了学术交流、百家争鸣,创造了丰富的著作和作品,对后世的教育学术交流参政议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稷下学宫成果丰硕,成就巨大,对于促进官学和教育具有划时代意义。近年来经过系统科学的考古挖掘,稷下学宫遗址得以重见天日,可以研究和分析,当时鼎盛时期的学术教育状况,提供了更直接更丰富的历史资料。

稷下学宫诸子百家争鸣
各封建王朝的国子监太学国子学,以及北宋初年的四大书院,都是官方半官方的学校学术机构,都可以找到稷下学宫传承的制度规则等。通过对稷下学宫的研究学习传承,实现百家争鸣、学术自由开放开明,思想著作丰富,复兴和建设适合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学术氛围和成就,任重道远。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公众号:李佰秒 微信:2646648137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zhaolin.cn/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