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回
五竹摇头不知,此时他已经恢复了以往的冷漠与淡然。可是说当初我娘跟庆帝、陈萍萍,我爹都是直交好友。如果我娘在修建太平别院的时候,留下了这个秘密,那他们三个人会不知道?你觉得呢?之前一直不让他去太平别院,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庆帝担心范闲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他和范闲母亲的关系,而另一方面则是担心范闲会发现有关神庙的秘密。庆帝和陈萍萍筹谋二十年之久,为的就是神庙的秘密,他们岂能让范闲先一步得出来?范闲顿时忍不住冷笑起来,你笑什么,五竹没有回答刚才的问题,反而问道,范闲,我在笑这帮人真是丧心病狂。既然庆帝要隐藏太平别院里藏着的秘密这件事儿,那他又为什么会同意范闲去太平别院了?

范闲之前以为是庆帝不好拒绝自己,所以才会同意的。可是通过今天发生的事儿,范闲却忽地觉得,这恐怕又是庆帝和陈萍萍的局。为什么这么说?五竹不解,叔啊,你也不想想,这两个人都是什么人,他们能为了神庙的秘密,甘心用20年去编造出一个谎言来套肖恩的话,那又何不担心我会打乱他们的计划呢?今日我去太平别院,制造这个混乱的人是监察院提供的。太平别医院的人乃是禁军统领,所以只要他们能专心演好院外打斗的戏,我就一定会去池塘底下探查那个秘密。而一旦我找到这个秘密,得知密码藏在四大宗师身上,那我就成了唯一能够打开这个秘密的人。

于是说他们也知道密码藏在他们四个身上。五竹有些疑惑,因为在他的记忆里,叶青眉只跟他一个人说过这件事。我不知道但我肯定的是,陈萍萍和庆帝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知道密码在哪儿。而我隐隐约约的感觉,这件事儿很有可能跟当初我娘被杀有关。现在若我们假设庆帝和陈萍萍早就知道这个秘密,也知道密码藏在他们四个身上。那我们再来分析之前的种种出使北齐的人,必须是我。因为只有我才能从肖恩嘴里套出神庙的秘密,而我出使北齐,斗垮了沈重救出了言冰云,甚至和北齐小皇帝达成了协议,与北齐成为盟友,以此获得北齐的好感。

出使东夷城的人必须也是我,因为我要创造出三国的局面,就必须亲自去一趟东夷城。而我出使东夷城,与四顾剑达成协议,成功导演大宗师之战了。四顾剑于我也成为了盟友。再加上之前二皇子在京郊围杀与我,叶流云前来相救。天下四个大宗师,三个都与我有了联系。如此一来,只要我知道密码在四大宗师的身上,就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得到藏在四顾剑、苦荷、叶流云身上的密码。范闲忽地想到出使北齐前庆帝对自己的交代,无论如何也要活着回来了。范闲之前以为那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可是此时想来却不一定。

或许在庆帝的眼中,自己的身份固然重要,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揭开秘密的动人才是庆帝真正想要得到的。因为按照之前的推理,整个过程竟然流畅无比,而且丝毫没有破绽,只是范闲不太明白的是,这些事当真是个局。那陈萍萍在这个剧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在行此以肯定的是,陈萍萍调查叶青眉之死的决心。可是他想不明白若这些事当真是一个局,那陈萍萍想从中得到什么呢?庆帝的目的还很好猜测,如果庆帝至始至终都想知道关于神庙的秘密,可是陈萍萍呢。

他也想知道关于神庙的秘密吗?那你去问问他即可,五竹的声音适时响起。在五竹看来,与其这般胡乱的猜测,还不如直接去询问陈萍萍。范闲看了看五竹,忽然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虽然他与陈萍萍都有着共同的目的,但这并不代表陈萍萍就可以因此而被利用。她想到这里,范闲当即起身前往了监察院。马车上,王启年,你的妻小,我已经派人接回来了,不日便会抵达京都。你是自己送出去,还是我帮你啊,这件事儿范闲可没忘记,当初从东夷城前往北齐,在返回京都之前,范闲就曾说过,要将王启年的妻女接回来,哎,何老侯也费心,小的自己去便是。王启年闻生,急忙拱手,侯爷,此刻是否更加怀疑院长啊?王启年试探性地问道。

经过京都走私一案,王启年自己也感觉陈萍萍是在利用范闲,而范闲越发的怀疑陈萍萍的动机与目的,必是在情理之中,谁知范闲却是摇头,从我在北齐与你说,要接手监察院,成为庆国第一权臣的时候,我便怀疑陈萍萍了。后来发生的这些事儿只是佐证了我的怀疑而已,谈不上更像,范闲的声音,略显无奈。曾几何时,他对陈萍萍当真信任无比,可是经过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事儿,范闲才发现自己信任的人是何等的可笑。叫人可悲,他用一个现代人的观念看待这时代里的故事,却不想被故事选中。侯爷,我以为啊,只是因为我以为,院长或许并没有侯爷想的那般不堪。他或许只是为了更加稳妥地调查清楚当年的真相,毕竟他是监察院的院长,他若是当真,那么的话,必定牵连甚广。甚至包括您。所以现在这般利用你,在我看来却有些要与你撇清干系的意思。

王启年的话音落下,范闲脸上神色不由一怔。你的意思是,他这般利用我,其实就是为了在庆帝面前表现出疏远范闲。王启年这话里的深意。陈萍萍若是想调查当年的真相。那就必定会与皇室为敌。而他身为监察院院长,一旦与皇室为敌,那牵连的范围将会极广。无论是当初范闲出使北齐,还是后来范闲出使东夷城,亦或是京都走私案,陈萍萍似乎都在利用范闲,而这种利用也给了庆帝一种暗示,那就是他与范闲的关系只停留在利用上面。当然,介于范闲的身份,他不得不在某些时候表现出对范闲得特别关心,以此来向戏里证明自己并非对范闲毫不在意。

但归根结底,他的这种利用还是让性地放松的警惕,以至于在京都走私案中毫无保留地相信了他,从而让范闲脱离了危险。所以,他的这种利用是否正如王启年所言。当真只是在庆帝面前制造出一种迷雾。我也说不太清楚。但我觉得院长对你和对其他人不大一样,就是王启年的真心话。当初他留在范闲身边是陈萍萍的意思。而陈萍萍让他尽心竭力地保护范闲,这却是他从未见过的。在陈萍萍的世界里,还从未有人如此让他关心,除了范闲。唉,或许吧,我也希望他的这种利用只是出于保护我,但如果我要享受这种利用,我却还是办不到。他更希望陈萍萍通过一种开诚布公的方式来达成目的,而不是这种利用。这种利用只会加剧他对陈萍萍的怀疑。

此后一路上并未说话,马车缓缓地来到了监察院门前。望着监察院三个大字,范闲的心神平静如水。陈萍萍看到范闲的到来,脸上跃起一抹笑意,显得略微有些意外。我以为你不会来了,大概是因为他知道在京都走私案中,他插手的痕迹太过明显,以至于被范闲看了出来。既然陈院长也看出来了,那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您这一手将计就计,到底是几个意思?范闲问的当然是京都走私案中陈萍萍的计中计。自从范闲查出来,高达是庆历的眼线以后,范闲也就明白了过来。太子设立京都走私案陷害他。陈萍萍其实一早就知道,可是他虽知道,但却并未提醒范闲,反而利用了太子的这次陷害,反过来证明。自己的确不知道长公主的下落。

当然由此也彻底打击了太子。陈萍萍微笑着看着范闲,范闲,东宫被禁,现在是你的大好机会。然而范闲听到这话却有些懵了。东宫被封禁跟他有什么关系?你要知道,要想调查当年的真相,你就必须要有一个陛下动不得的身份。庆帝和陈萍萍又是否知道太平别院的秘密?陈萍萍又是何种目的,接近范闲呢?咱们下期再见。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公众号:李佰秒 微信:2646648137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qzhaolin.cn/7346.html